全媒体记者 刘学成
2017年,她返乡创业,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2018年,合作社获得恩施市三岔镇“最佳扶贫市场主体”的称号。
她,就是恩施市木瓜花开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成艳。
返乡创业反哺家乡
“回乡创业主要考虑为乡亲们做点事,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年过不惑的杜成艳出生在恩施市三岔镇偏远的水洞村。她深知,在农村一年到头劳苦耕作,只能维持温饱。早年间,她便离开农村,外出务工。
多年在外创业,积累了人脉、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后,杜成艳首先想到的是家乡。经过多方考察,她决定回家乡发展中药材种植。
她出资200万元注册恩施市木瓜花开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及销售,苗木采购、新品种引进、种植技术服务、观光农业开发等项目。修建了4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3间仓储房屋、500平方米药材加工晒场。
随着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好,她在三岔镇水洞村、燕子坝村种植食药两用的皱皮木瓜1500亩、空心李200亩、晚白桃100亩、白芍200亩、大黄50亩、黄精50亩、辣椒200亩等,成为三岔镇最大的以药业种植加工销售为主、特色农业种植为辅的专业化基地。
目前,多家大型药企到杜成艳的药材专业市场基地考察洽谈,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饮水思源助力扶贫
“大山养育了我,我不能忘本。”杜成艳总这样说。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她的合作社每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00多名。
贫困户杨红翠以前在外打零工,一年到头只能挣一万多元,家里还有体弱老人需要照顾。2018年,她回到燕子坝村,将土地全部流转给杜成艳的合作社,自己也到基地务工。“家门口上班一年能挣几万元,还能照顾老人。今年我们家脱贫了。”说到脱贫,杨红翠高兴不已。
此外,杜成艳无偿为农户送种苗、教技术,还修建了20余里的乡村公路。
如今,杜成艳木瓜花开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水洞村和燕子坝两大基地,总面积1500亩。
看准水洞村和燕子坝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她决定整合生态文化旅游和特色现代农业两位一体模式,筹建一个以药业种植加工销售为主,集观光农业、农特开发、傩戏文化、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风情园,以旅游业带动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