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花开 “硒”迎客来

——恩施市举行2024年“国际马铃薯日”中国区庆祝活动暨“恩施土豆花儿开”文化旅游推介活动

发布时间:2024-05-23 13:03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陈宫井田 张正宇 姚胜男 明子豪 编辑:刘连音

全媒体记者 陈宫井田 张正宇 实习生 姚胜男 明子豪 摄影报道

土豆花开,“硒”迎客来。5月20日,2024年“国际马铃薯日”中国区庆祝活动暨“恩施土豆花儿开”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在恩施市三岔镇举行。活动精彩纷呈,开展了民俗文艺演出、签约授牌、助农直播、土特产品展销、相亲联谊等系列活动。

2024年“国际马铃薯日”中国区庆祝活动暨“恩施土豆花儿开”文化旅游推介活动现场。(资料图)

2024年“国际马铃薯日”中国区庆祝活动暨“恩施土豆花儿开”文化旅游推介活动现场。(资料图)

村民打起连厢迎嘉宾。

村民打起连厢迎嘉宾。

鼓声阵阵迎客来。

鼓声阵阵迎客来。

<p>网红达人助农直播。</p>

网红达人助农直播。

此次活动以“恩施土豆·‘薯’礼最好”为主题,由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恩施市委、恩施市政府、孝感市孝南区委、孝感市孝南区政府、恩施州农业农村局、恩施州农科院、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主办。

当天上午,与会嘉宾来到三岔镇莲花池村“开寨门”。随着阵阵锣鼓声响起,土家族汉子吹响号角,苗族姑娘端起摔碗酒,用民族礼仪迎接远方的来客。喝下摔碗酒后,嘉宾来到长桌宴旁,体验炕土豆、土豆合渣、土豆粑粑等土豆制作的美食。随后,嘉宾来到科普长廊,了解马铃薯传播历史、科研历史、品牌打造、产业与振兴等,还现场观摩了马铃薯新品种植株。马铃薯既是世界五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嘉宾们纷纷表示,要在种质资源创新、栽培技术研究、产业主体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盘活全链条资源,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嘉宾体验摔碗酒。

嘉宾体验摔碗酒。

嘉宾在长桌宴前体验土豆美食。

嘉宾在长桌宴前体验土豆美食。

恩施美食——炕土豆。

恩施美食——炕土豆。

启动仪式上,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表示,“恩施土豆”成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是全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恩施州委、州政府带领科技工作者、农民和企业坚持数量增长与质量效益并重、要素投入与科技创新并进、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实现了绿色、优质、增产、增效的有机统一。希望恩施抓住发展机遇,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丰富品种结构、完善山地机械化生产技术、开发高值化加工产品,走出一条依靠发展马铃薯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活动中,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谢建民为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联合试验室授牌。恩施市政府为金黎平颁发“恩施市硒土豆产业发展首席顾问”聘书。此外,在2023年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上,“恩施土豆”被评为“中国马铃薯地理标志十大品牌”,组委会相关负责人现场授牌。

活动现场,恩施州马铃薯产业协会、湖北英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树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与金华市丰德百旺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盒马(中国)有限公司、南京庄泰集团硒望萃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马铃薯购销协议,签约金额达1.2亿元。

马铃薯新品种。

马铃薯新品种。

初夏绽放的土豆花。

初夏绽放的土豆花。

文艺节目《幸福的脚步》。

文艺节目《幸福的脚步》。

村民到田间管护土豆。

村民到田间管护土豆。

天然出好品,硒孕土豆香。恩施土豆有300余年种植历史,是我国传统种植土豆地区之一,现已成为湖北省和武陵山区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区、种薯繁殖区和新品种选育区。近年来,恩施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把恩施土豆作为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的支柱产业、样板产业来打造,目前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3万亩,年产鲜薯50万吨,综合产值达30亿元。“恩施土豆”品牌价值突破18亿元,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马铃薯十大品牌,入选国家首批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和全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闻土豆花香,品土豆全席,话产业未来。此次活动为恩施市搭建了推介平台,拓宽了销售渠道,开辟了发展新赛道。该市将持续擦亮“恩施土豆”品牌,让小土豆变成“金豆豆”,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

责任编辑:刘连音

热图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