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爱玲
从教多年,笔者常常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前些日子,读教育名家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颇深。
《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分为教育理念、教师素养、育人之道等12个章节,每一部分的语言丰富而深邃,以教育叙事的形式,让读者的心灵得到美妙的浸润。
书中的很多观点让笔者深受启发。例如,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唯师、不唯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要善于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品味美文佳句,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点燃智慧的火花;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平等交流,向学生征求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书中还提出,要把关爱通过言行传达给学生。对家庭关系紧张的学生给予更多鼓励,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和机会,为他们减轻心理负担,明确学习方向;对进步较慢的学生给予更多耐心,对学生的错误更宽容一些,“用心灵赢得心灵”,让学生因老师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书中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观点是——教书就要教给学生值得终生回味的东西。作为老师要博学多识,才能带领学生开阔眼界。于是,笔者以“做个爱读书的语文老师”为目标,每天给自己留一点时间阅读,与经典对话,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和内涵,锤炼教育的智慧。
各种教育理论著作、报纸杂志,经典的诗词歌赋、现代散文,还有生动鲜活的《名师经典教育案例》《百家讲坛》系列……笔者畅游在书海中,边读边做笔记,在不经意间积累了大量教学资料,在阅读中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使自己拥有了驾驭课堂的底气和能力,语文教学变得愈加成熟,课堂也随之变得厚重起来。(作者单位:恩施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