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向相辉
8月2日,第二届国际藤茶大会开幕,1000余名中外学者、藤茶生产者和经销商齐聚来凤县,共谋藤茶产业发展。
来凤县政府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签约。
“藤茶十条”提信心
开幕式上,来凤县政府发布了“来凤藤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出台了做好藤茶种源保护、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完善加工标准体系、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强化人才培育、加强品牌培育保护、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完善市场销售体系10条措施,为来凤藤茶的生产加工、创新赋能、品牌打造、市场拓展四大环节提供全方位支持。
“大会期间,我们通过‘来凤藤茶交易平台’与贵州、上海等省市的3家公司签订了订单,总金额超8000万元。”恩施茗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铭高兴地说。7月31日,来凤藤茶交易市场对外营业,26家藤茶市场主体进场。
同样高兴的还有来凤藤茶集团副总经理段振亚。
“县里出台10条措施支持藤茶产业发展,为企业解决了诸多后顾之忧,提振了发展信心。”段振亚说,集团为打造藤茶“来凤芯”,建了藤茶种源苗圃基地和藤茶实验示范对比园,数字化工厂也在建设中,主要负责藤茶啤酒、藤茶精油等产品的研发和加工。
来凤县力争在2026年实现藤茶年综合产值30亿元、来凤藤茶全品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25%以上,建成藤茶标准化种植基地15万亩、绿色化生产示范基地7万亩、有机认证基地1万亩,培育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超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使藤茶成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富民强县第一产业。
尼泊尔客人点赞来凤藤茶。
藤茶产品大比拼
来凤县城喳西泰广场,第二届国际藤茶大会的迎宾拱门高高耸立,100个展位呈三纵排列,来自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市的92家客商参展。
走进拱门,藤茶啤酒、藤茶雨露等13种来凤藤茶新产品映入眼帘。
“来凤藤茶飘山外,一口苦,二口甜,三口宜寿又延年,四口五口喝下肚,五更还抱枕儿眠。”在湖北酉凤来硒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处,“藤茶姐姐”杨艺琼身着民族服饰,一边唱山歌,一边为3位尼泊尔贵客奉上藤茶。茶柜上,依次摆放着藤茶手工茶、揉捻茶等新产品。
“Very Good!”尼泊尔驻华大使比什努·普卡尔·施雷斯塔喝下藤茶后伸出大拇指。
“在去年的首届藤茶大会上,我认识了几个非洲朋友,并通过他们把来凤藤茶卖到了中东、北非等地。”杨艺琼说,目前公司10%的藤茶都销往国外。
在农园(恩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展位前,意大利客人马可品尝了藤茶饼干后印象深刻,并留下了联系方式。
“这是轻莓,这是萃莓。”湖南省张家界市元产地莓茶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唐龙海在给客人介绍新品。这是他第二次参加藤茶大会。今年,他带来了8个莓茶产品参展。
江西富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也是第二次参加藤茶大会。这次,他们带来了藤茶口服液、藤茶酸奶、藤茶布丁等10种新品。
欧洲特种茶叶专家作专题报告。
中外专家支妙招
当天下午,来凤县农展中心一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名藤茶企业家齐聚一堂,聆听8名中外专家讲授藤茶销售及深加工知识。
“Hello,我是莎琳,现在斯里兰卡,可惜这次无法去现场参加藤茶大会。现在,我通过视频连线介绍藤茶的全球发展机遇专题报告。”澳大利亚茶叶协会主席莎琳·约翰斯顿介绍说,藤茶是草本植物,可以与绿茶、水果、花草、天然香料做成拼配,也可做成饮料等,潜力无限。
“全国藤茶产业大但不强,品牌影响力弱,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也不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谯仕彦开门见山。
“来凤藤茶第一人”向班贵对此感同身受:“我专注藤茶40余年,一路风风雨雨,希望能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产品做得好,还要卖得好。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以湖南省邵东县的打火机产业和浙江省永嘉县的纽扣产业为例,建议来凤县一届接着一届干,把来凤藤茶做成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藤茶产业基地。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丹麦茶叶协会创会主席亚历克西斯·凯伊等5名中外学者从茶叶市场、茶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