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编制《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的采风组合影。(资料图)
制作吊脚楼模型的排扇。(资料图)
制作吊脚楼模型。(资料图)
将吊脚楼模型的排扇进行组装。(资料图)
□ 柯兴碧
2018年9月,央视CCTV9在播出纪录片《木作》第三集中,展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万桃元现场用模型展示了土家族吊脚楼制作过程中精湛的技艺。
万桃元,咸丰县唐崖镇人。他是一位农民,也是一位有名的木匠。
咸丰山区,树木茂密;山区人家,新建住宅大多是木房。万桃元的外公木工技艺熟练,会起高架、做小料、箍圆货(即木盆、磨盘、水桶、水缸等圆形家庭用具),奉人所请,受人尊敬。
万桃元痴爱外公的木工技艺,历来向往老百姓尊敬的木匠艺人生活,地利人和的条件让万桃元决心学艺。
万桃元15岁那年,初中毕业,便拜外公为师。
万桃元开始学艺时,时常背着装有木匠工具的夹背篓,跟在外公身后。外公走得快,万桃元就一路小跑,生怕掉队。
外公对万桃元也很疼爱。万桃元走累了,外公便找块石头让他坐下歇息。有时候,外公也会把背篓从万桃元肩上接下来背一段,让万桃元举着五尺在后面跟着。
跟着外公学徒三年,是没有工资的。外公给万桃元一年缝两套新衣,逢年过节给其一些零花钱,让万桃元为父母买点礼品。
开始学艺的日子,万桃元做磨斧头、磨刨子之类的活。外公要求他把斧子、刨片磨得光亮。每次到别人家做艺,或起高架,或打家具,外公对万桃元格外严格,还订了几条规矩:一不准睡懒觉;二不准打牌;三不准偷懒;四不准吃饭时“挑嘴”;五不准与伙计闲聊等等。
从拿斧头到握刨子,从砍粗料到刨枋、刨木板,外公手把手教他。到万桃元工艺渐熟之时,外公造高架、弹线画墨,总叫万桃元牵着线的另一头,学着定点弹线。就算其他工匠伙计歇气,外公也专挑万桃元来做,让其不离左右,学细节。
万桃元相当聪慧,师傅教的,实操几次就会了;师傅说的技术要领,经历几回便心领神会。
学徒三年,万桃元终于出师。咸丰是武陵地区吊脚楼古建筑群集中的区域,有马河村芭蕉溪吊脚楼群、梅坪村水井坎吊脚楼群、梅坪村刘家大院、麻柳溪村吊脚楼群、小腊壁吊脚楼群、蒋家花园等等。
万桃元时常在闲时来到这些地方细致观察,从枋柱卯榫到窗花雕刻,都一一记在心上,去比较,去总结,去研讨。
多年的勤学苦练,时时研习总结,万桃元的木工技艺日臻熟练精湛。据万桃元回忆,在他出师后几十年中,经他掌墨修造的吊脚楼就有180多栋,给农户打风车、打嫁妆,不计其数。
在咸丰,“万木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以往,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靠师傅口传心授,没有图纸,可谓“师傅脑壳里装着一栋楼”。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需求越来越高,主人家修房子时,要求掌墨师绘样图,标出尺寸。
这逼着万桃元开始学习绘图知识。他凭着初中学的一点知识,买来相关书籍,自学勾股定理、绘图知识。不到一年时间,他就能依据主人家需求的吊脚楼样式绘出整体图、分解图。
由此,万桃元成了咸丰远近闻名的“掌墨大师”,相邻地区如重庆黔江、万州,湖南龙山等地的百姓也慕名前来邀请他设计施工吊脚楼。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5月,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万桃元凭借精湛技艺和不断的工艺研究,赢得学术机构首肯。2010年,他被认定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干栏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他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社会发展,历史演进。恩施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传统村落逐步恢复重建。万桃元高超的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受热捧。
2007年至2014年,他主持了咸丰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土家族传统建筑蒋家花园和严家祠堂的修缮工作;2015年至2017年,他担任世界文化遗产——土司皇城修建和唐崖古镇特色民居改造工程的顾问。
万桃元掌墨设计修造了不少新农村院落、农家乐庭院,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也获得了许多荣誉。2009年,万桃元被恩施州人民政府评为“民间艺术大师”;2013年,被咸丰县政府评为“能工巧匠”;2015年,被咸丰县政府授予第二届优秀农村实用人才;2015年,被咸丰县委组织部、人社局、文体局、旅游局评为优秀旅游商品传承制作人;2019年,被湖北省总工会授予“荆楚工匠”荣誉称号;2022年,被特邀列席咸丰县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
传统的木匠技艺都是口传心授。但仅靠传统的传承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
万桃元一直在做一件事:将技艺和工艺过程编成顺口溜,易记易诵,易于传授。
如画墨:柱推好后画中墨,高杆落柱来点穴。一步一步少不得,大进小出东西绝。尺靠中墨要看清,九十尺度要画正。地散一穿到楼枕,挑眼花穿四步顶。枋片楼枕宽窄定,灯笼眼子莫忘记。上头叉口对面清,下面还有三叉型。中堂画完画两山,画拢楼枕高拖三。两头一样任君观,其中说法叫“升山”。
上退:首先“退尺”备一根,长短比例师傅定。还要曲尺定中心,墨角戴在左手紧。长度宽度大小出,深度中心莫糊涂。一个眼子移一步,步步为营要记住。排列地上到一边,挑眼花川四步连。顶穿也要上退完,地片两面燕尾榫。片枋两头肩膀榫,背面一步缩两分,楞面多少师傅定,至少也要两三分。
冲天炮(厢房转角最复杂部位):一柱多枋四面布,形像雨伞筋骨出;匠人命名冲天炮,转角轴点不能无。土家建筑一柱精,正屋吊脚来合成;转角重点将军柱,接纳多枋构楼群。
即便是营造吊脚楼过程中“说福事”和堪舆学,万桃元也运用朗朗上口的语言编成顺口溜,让主人家及亲朋好友听后喜笑颜开。
万桃元的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精湛高深,他直观易懂的绘图手法还得到相关学校及部门的肯定。2015年,万桃元被聘为湖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2017年,被三峡大学聘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研究员;2018年,被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技能大师;2019年,被中南民族大学聘为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授课老师;2021年,被州住建局聘为《土家族吊脚楼建筑艺术与文化》编委会委员;2023年,被湖北工业大学设计学院聘为兼职教师……
如今,万桃元给大学生授课也由原来向学生“念”讲稿转变为运用PPT课件讲课。
一大学教授还用诗句表达了万桃元对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的贡献。
为了传播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万桃元从2015年开始制作吊脚楼双吊模型。他制作的吊脚楼模型小巧玲珑、美观真实。他所制作的模型在2019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吊脚楼(撮箕口型土家干栏式)外观设计专利。
这些年,万桃元的模型作品先后被湖北省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上海博物馆等收藏。
万桃元从一名普通木匠走向研究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的专家,追梦非遗,传承领跑,实属不易。他的荣誉证书和聘书倾注了一个土家人一生专注一件事的心血。
这正是:受宠不惊,为尽事业学不止;担当作为,艺技精湛传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