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原创空间

流淌的历史与生命的交响

——读赵丰《河流记》

发布时间:2024-11-19 15:52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周 丹 编辑:王晓蓉

□ 周 丹

《河流记》是赵丰在2019年出版的一部自然哲理散文集,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山川、花草、风雨等物象,将地理、哲学、历史与人文相融合,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全书由十三个章节组成,从“河流记”开始,依次描述了高山、泥土、白云、夏雨、鸟类、树、风、植物的声音、虫子、旧址和隐居者等主题。每一章都以作者的切身体验为基础,贯通古今,文学性与思想性兼具,诗意与现实交融,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学魅力。

作者通过细腻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紧密结合,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妙景象。首篇《河流记》中,作者以“我”生命中的源头——黄河为引,通过自己的经历讲述了河流是原乡的标记,是一个人生命的根系。并通过苏童、聂华苓的例子说明河流意象与作家情感、作家作品的关系。作者还讲到了塔里木河、秦淮河以及童年的沣河、曲峪河和涝河等。他以河流为线索,串联起了一个个历史文化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河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他也通过对河流的观察,揭示了河流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让我们意识到保护河流的重要性。作者的文字细腻而富有画面感,无论是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河,还是蜿蜒曲折的溪流,都能用恰到好处的语言描绘出它们各自的特色和韵味。

在《高山仰止》一文中,作者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句古语引入主题,不仅表达了对高山的敬畏之情,也暗含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作者认为:“高山,总是照应着人的精神,挥洒人性的光辉。”并讲了孔子的诞生地尼山、尼采作品中攀登的阿尔卑斯山,以及与历史、文化、人物关系紧密的秦岭山脉和泰山。通过对高山的各种描述,比如“世间凡成大器者,无不仰慕它的稳固、它的品质”“仰望一座山,需要漫长的精神修养”等,将高山具象化为人生的标杆,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从一花一叶的妙趣到高山大河的宏伟,每一种物象无不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在《夏日物象》一文中,通过对蛙鸣、荷花、天空等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夏日的情景中,去看花,去听雨,去感受那份炎热与宁静。在《鸟类辞典》中,作者通过对各种鸟类叫声的细致刻画,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的丰富性。除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作者还通过这些景象探讨深刻的哲理。他在《隐居者》一文中,通过对古今中外隐居者的描述,探讨了静谧心灵的重要性。作者认为,隐居者须具备静谧的心,将山水草木视为恋人,才能构筑起超越世俗的精神支撑。这种对自然之美的发现和执着,正是隐居者内心世界的表露。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自己的童年记忆,这些记忆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在《远逝的虫子》一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与虫子的各种互动,斗蛐蛐、捕知了、捉蚂蚱,这些童年的记忆不仅让他对自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也让他从虫子的一生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河流记》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启发了我们对历史、对生命和哲学的思考。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人类在历史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本书无疑是送给那些热爱自然、关注文化和思考人生的读者们的一份珍贵礼物。

责任编辑:王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