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大众保健

传承千年古方 地榆守护健康

发布时间:2024-11-22 14:48 来源:恩施晚报 作者:谭发馨 编辑:刘婉茜

全媒体记者谭发馨 杨梦蝶 阮璐 通讯员侯丹丹 罗青华 梁欢

成书于汉末的《名医别录》曾记载地榆的作用:“止脓血,诸痿,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李时珍曾说:“宁得一斤地榆,不要明月宝珠。”自古以来,地榆的药用价值就被珍视。

在州中心医院航空院区,地榆膏的应用已有40余年。全国知名老中医、肛肠科第一任主任冯启明教授在传承传统地榆膏秘方的基础上,经过数十年不断改进和完善研制出的地榆膏,以其独特疗效赢得患者高度赞誉。

肛肠科团队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药剂及其疗法的精髓,还巧妙地将其与现代医疗技术相结合,使之在武陵山区声名远扬。

673ec8630cf2bbd8e23a6f84

地榆膏。

广泛验证药用功效

民间流传“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关于地榆,有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古老的山村,村庄四周环绕着高耸的群山,流淌着清澈的溪流。在这个村庄里,生活着一群勤劳善良的村民,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依靠着山水间的“宝藏”谋生。

在村庄的东部,有一片肥沃的土地,因阳光充足、雨水丰沛,孕育出许多宝贵的草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种名为“地榆”的中草药。

村庄曾遭遇一场严重山火,烈焰吞噬了村庄的一切,村民们惶恐不安。危急之时,一位年长的村民发现了地榆的神奇之处。

他采摘地榆的根部,将其研磨成粉末,然后撒在山火蔓延的地方。随着地榆粉末的散落,火势竟然迅速得到控制,并最终被扑灭。村民惊叹不已,将这个奇迹归功于地榆的力量。

从那以后,地榆的名声传遍了整个村庄。村民开始广泛采集和使用地榆,尝试用它来治疗外伤、炎症、感染和止血。渐渐地,地榆的药用功效得到广泛验证,成为村民的“守护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榆的名声传到了其他地方。许多中医师和草药研究者纷纷来到这个山村,学习地榆的药用知识,并将其推广、运用到更广阔的领域。

地榆膏配伍成经典膏方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用地榆粉末控制火势显然不符合事实,更不科学。但古人赋予地榆这味中药的意境却是可以理解的。”州中心医院航空院区肛肠科负责人说,地榆的药用价值在中医古籍中早有记载。

除《名医别录》外,《日华子本草》记载:“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其根入药,质硬、无臭。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味苦、酸、涩,性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

地榆膏主要用于便血、痔血、血痢、痈肿疮毒及肛肠疾患术后换药,可以在创面形成保护膜,起到止血生肌的作用,其独特疗效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地榆膏由地榆等中药材精制而成,特别适用于痔疮术后创面的护理和治疗。”10月15日,处于术后恢复期的李先生,经医生推荐使用地榆膏进行治疗。

按照医嘱,李先生每日定时使用地榆膏。他将药膏轻轻涂抹在创面上,药膏渗透皮肤,带来一丝清凉与舒适。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先生发现,术后创面的疼痛感明显减轻,水肿逐渐消退,出血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李先生对地榆膏的疗效赞不绝口。他感慨:“原来中药能在术后恢复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地榆膏的制备,是以地榆、黄柏、蒲公英、蛇舌草、虎杖、黄连等中草药精心熬制而成。经过浸泡、熬制、浓缩、收膏等程序制成膏剂,使其药效品质得到提升,也更方便患者使用。

此方中,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尤长于清泻下焦湿热。二者共为君药。

虎杖清热解毒、散瘀止痛;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以上共为臣药。

诸药合用,令地榆膏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止血的作用。

几代医家传承创新

州中心医院航空院区肛肠科作为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有着坚持让古老岐黄之术薪火相传的传统。

20世纪80年代,冯启明遵循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原则和理法方药,改进祖传秘方,研制出冯氏珍珠液,用于痔瘘治疗的临床实践。因痛感轻微、安全可靠,经治病例万余人,受到广泛好评。

1990年,中国首届中医药文化博览会在北京举办。冯启明经原湖北省卫生厅批准携带该系列药品参展,最终捧回“神农”奖杯。这是该院传承古老中医药文化和技艺的早期成果之一。

历届肛肠科学科带头人坚持中西医并重,不断发掘祖国传统医药和土家族、苗族医药瑰宝,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将该科建设发展成为“十三五”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十三五”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湖北省肛肠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北京肛肠学会湖北肛肠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单位、华中中医肛肠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等。

如今,肛肠科全科医务人员不断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传承冯启明研制的冯氏珍珠液,巧妙运用并改进地榆膏、坐浴洗剂等秘方,结合中西医治疗手法,针对痔瘘专科疾病如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便秘、尖锐湿疣等疗效尤为显著。

“继承不易,发展更难。科室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希望用好老一辈传下来的制药精粹,使地榆膏焕发新活力。”回忆科室传承发展地榆膏的历程,该科负责人感慨。

在团队的努力下,地榆膏被充分运用于临床,对痔瘘界公认的术后“难关”如疼痛、水肿、出血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血之效,得到患者认可。

肛肠科医务人员特别提醒,使用地榆膏需遵循一定的禁忌与注意事项:地榆膏为外用制剂,切不可口服;用药期间应忌食辛辣、寒凉、生冷食物,饮食宜清淡并富含粗纤维;患者需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及腹泻;孕妇禁用此药。

责任编辑:刘婉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