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秸秆数量多,以往老百姓大多在秋收后便将堆放的秸秆就地焚烧,每到秋季,州城周围“烽烟四起”。
“秸秆垃圾烧不得啊!”这边村民烧,那边执法人员禁,干群关系一度紧张,秸秆禁烧成效不显。
为深入推动秸秆禁烧走深走实,恩施市也在多方探索管和用的奥秘。
为此,全市各个乡镇、街道成立巡查专班,利用村组会议、村村响、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册、宣传车等多渠道深入田间地头对秸秆禁烧不断开展宣传,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禁烧理念。
“你不让我们烧秸秆,那这些秸秆我们怎么处理?”禁烧工作开展后,村民也提出质疑。
“莫慌撒,我们来想办法。”粉碎还田、秸秆离田、资源化利用……形式多样,考虑全面,禁烧不再只是管罚模式。
土壤肥力要提升,还是得将部分秸秆回田处理。
田间地头,村民将收集的秸秆投送到粉碎机口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粉碎后的渣滓从机器另一端吐出,打碎后的秸秆渣,一部分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物含量,另一部分由养殖场收集后用作饲料。
“回田的秸秆数量有限,为保障秸秆离田利用,我们在全镇设置14个秸秆杂草收储点。”龙凤镇负责人说到。
在另一条道路旁,停放着几辆货三轮车,工作人员和村民联动出力,不一会便将田坎旁堆放的秸秆运送至车上,随后拖到秸秆杂草收储点,便于后续的资源化利用。
于此同时,三岔镇村民和干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秸秆粉碎和收储工作,干群分工明确,田间地头换新貌。
“利用好肯定比烧了强,现在田地里都整洁多了。”通过多方努力,更多的村民成为禁烧秸秆的实践者。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秸秆杂草收储点58个、转运点37个,完成1000余亩的秸秆粉碎还田,收集秸秆700余吨,村民的禁烧意识逐步增强,以秸秆综合利用的探索试点,成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