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5公里

发布时间:2024-11-30 08:22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向磊 编辑:刘艳

全媒体记者 向磊

11月26日,恩施市白果乡龙潭坝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派热闹的场景驱散了初冬的寒意。近70岁的老太张秀芳带领近20位村民,为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送来一面印有“为民修路造福一方”字样的锦旗。

这些村民,都来自龙潭坝村最偏远的小组吊脚楼组。在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白果乡党委政府、龙潭坝村“两委”及村民的合力攻坚下,乡亲们日思夜盼的最后5公里经济循环路,即将迎来验收。

“轴老太”的筑路梦

“胡书记,这条路前前后后修了近20年,总算通了!”张秀芳哽咽着,紧紧握住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胡学峰的手,久久不舍得松开。

张秀芳的家,在山顶最高处,海拔1580米。年轻时,为供几个孩子读书,张秀芳和丈夫种植蔬菜、烟叶,靠肩挑背驮,翻山越岭运到集镇上售卖。孩子们上学,也只能靠两条腿走路,到集镇读初中,甚至要步行3个多小时。“那时我就想,要是能有一条通往家里的公路,该多好!”

2006年,幼女即将完成学业,张秀芳手头稍稍宽裕,便和丈夫谋划起修路的事。那年,她从银行贷款7万元,修通了1公里到邻村的公路。

“路虽然通了,但要绕道两个村,出行还是不方便。”张秀芳说,她是党员,还是乡人大代表,一定要把这件事办成。

为了修路,张秀芳多年来四方奔走,发动群众不等不靠,自发修通了9段入户机耕路。

2018年,乡亲们期盼已久的修路迎来转机。白果乡政府和恩施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争取1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牵头修路。

张秀芳和村民积极响应,自筹14万元资金助力道路修建。但是,修路需要占山占地,部分村民不理解,始终有1.2公里道路未能完工。

白果乡党委、乡政府、乡公路中心和驻村工作队多次召开群众会,矛盾最终得到化解。当年,一条长5公里、宽3.5米的碎石路终于修通。

“那天,我专程坐‘三蹦子’溜了一圈,感觉真好!”

“那还不得多亏了您这股‘轴’劲儿!”接过张秀芳的话头,胡学峰笑着打趣。

“硬骨头”的修路史

“买肥料,卖烟叶,要么马驮,要么人背!”“修个房子,运费比材料贵!”“路不通,年轻人出门了都不愿回来。”张秀芬的话,唤醒了大家的记忆。

“我们吊脚楼组的村民虽然穷,但是骨头硬。”倾听完大家的发言,沉默许久的村委会副主任陈江龙也梳理起修路往事。

1998年,时任原吊脚楼村支书的陈江龙有了修路的念头:村里海拔高,烟叶质量好,但道路一直不通,一切都只能是空谈。

乡道路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前来勘察路线,告诉陈江龙,这段路都是碎石子,基础不好,很难修,要想修通得脱层皮。

陈江龙和村民没有被困难打倒,60岁以下的男人、55岁以下的女人,每人承担10米道路的义务工……2002年,除了通往山顶路口的5公里,其他路面都修建完成。

“我们人穷志不短。”付春龙是村里的种烟户,他讲起了村民自发修路的故事。

2006年,张秀芳修通前往邻村的小路后,他一咬牙,也贷款6万元,修通了与张家接通的路。“政府在带头修路,我们也不能观望!”村里张启文等9户人家受到感染,纷纷自掏腰包修路。

“倔书记”的军令状

“都说得好!政府牵头实施,群众积极响应,这是在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听完大伙儿的发言,胡学峰带头鼓掌。

2021年,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选派3名工作人员进驻龙潭坝村。在各组召开群众会的时候,胡学峰和同事了解到吊脚楼组的经济循环路由于缺乏建设资金,尚未硬化。

“预想过路面差,但没想到差成这样。”胡学峰先后两次驾驶四驱越野车去实地勘察,因为下雨路滑,车子没开上去。

第三次,天气晴好,胡学峰终于把车开到了山顶,摸清了这条路的情况:坡度大、路面陡、弯道多,下雨天,轮胎会陷进碎石和稀泥里出不来。

“硬化这条路‘两头难’。”胡学峰说,一头要按政策办事,财政能提供的资金是每公里30万元,离高标准硬化还有一定资金缺口;一头是群众的殷切期盼,既是出村路,更是产业路。

踌躇之际,一件小事让胡学峰坐不住了。一户村民第二天要办喜事,前一天还在连夜用稻草铺路面。他给自己立下军令状:“要帮村民们解决这件头等大事。”

“难度太大了!要不再等等?”有人这样劝他。“倔劲”上来的胡学峰不为所动,他和村支书张赠勤及乡驻点干部彻夜商量,多次前往乡政府,共商解决方案。

为补齐资金缺口,白果乡政府和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四处奔走,多方协调,终于在2022年筹齐修路所需资金:白果乡政府向上争取到144万元公路建设款;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争取到88万元武汉东西湖对口帮扶资金,同时将90万元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专项资金用于项目补助。

走村入户征集村民意见建议,多次召开屋场会、坝坝会,宣传共同缔造理念……动工前,乡政府、驻村工作队组成联合工作组,同群众共商道路硬化方案。

“政府这样关心我们,我们不仅要无偿让山让田,还要主动投工投劳,这是造福后代!”付春龙说。

回想起开工那天的场景,胡学峰感慨,共同缔造的精髓在“共同”,只要干群齐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屋外,雨过天晴了。

记者驱车行走在吊脚楼组最后5公里经济循环路上,只见山间云雾缭绕,风景美不胜收。路边,村民秦龙佺在整修自家院子,他告诉记者,路好了,他准备回村发展旅游,还有几户村民也想开办民宿。大家相信,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刘艳

热图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