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国帆 通讯员 黄家桢 谭雪 刘定坤
眼下,行走在建始县官店镇,阳光点染下,五彩斑斓的美景让人沉醉。更让人沉醉的,还有官店镇大力发展一“红”一“绿”主导产业,带动村民增收的致富喜悦,以及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引擎,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的开发热潮。
在官店镇,目之所及,都是当地党委、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
绿色产业,鼓起村民荷包
车出官店集镇,40分钟后,记者到达有“药材村”“蔬菜村”之称的熊母村。
海拔1700余米的田野里,66岁的陈菊芝和其他村民正在采挖牛膝。陈菊芝介绍,在村里的药材专业合作社务工,每年可收入1万多元。
“全村有1090户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中药材。”熊母村党支部书记全熊杰介绍,熊母村种植有贝母、党参、牛膝、独活、大黄、天麻、白附子等十几种中药材,种植面积1700余亩。
为增加中药材产业的附加值,村里利用项目资金建起药材加工厂。“中药材经过加工后再卖到全国各地,与直接销售原材料相比,价格可以提高3个销售点。”全熊杰说。
在熊母村,能与中药材产业并驾齐驱的主导产业,是3000余亩高山蔬菜。
农忙时节,建始县兴仲农产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夏文仲忙着给务工村民结账。
“最忙的时节有100多名工人。工资最多的工人,全年务工收入有10万元。今年公司的总支出达到800多万元,其中工资支出400多万元。”夏文仲介绍。
2021年,夏文仲看准熊母村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环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面积种植以白萝卜、红萝卜、甘蓝为主的高山蔬菜。从6月开始到11月下旬结束,鲜嫩无污染的绿色蔬菜从偏远的高山发往全国各地,高峰期每天发货200多吨,全年总产量达到1.5万吨,直供各大城市市民的餐桌。
“官店镇16个村(社区),一村一品,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官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官店镇有耕地面积9.2万亩,种植马铃薯4.5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均占建始县的七分之一,在雷家村建成马铃薯种防基地。全镇中药材产业年产值约7450万元,种植面积达2.23万亩,带动农户增收4500万元。
红色沃土,带动产业发展
行走在“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红沙溪村宽敞干净的柏油马路上,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昌柏颇为自豪。
全长8.5公里、总投资1300余万元的红色旅游公路,历时一年多,如今已全面竣工。
“我们用400万元的项目资金,撬动了6000多万元资金投入全村建设,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壁挂公路已开工。”李昌柏介绍,红沙溪村开展“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如火如荼,先后启动八烈士纪念园建设、巴建鹤边防司令部旧址修复、营盘岭红军哨所遗址修复、张家岭练兵场遗址修复等项目。
红沙溪村位于官店镇东南方向,东与巴东县金果坪乡接壤,南与鹤峰县邬阳乡紧邻。村内现有红三军活动遗迹遗址30余处。革命战争年代,贺龙率红三军设立的巴建鹤边防司令部驻扎在原干溪坪鸡公山,兵营设在后山云盘岭,司令员为曾宪文,在5县(巴东、建始、鹤峰、恩施、五峰)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红色政权,多次取得反“围剿”战斗的胜利。这一时期,官店镇革命烈士进入鄂西英烈名录的有54人,其中红沙溪村8人。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委组织部、州委组织部相关要求,2023年,红沙溪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启动。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红沙溪村抢抓机遇,打造红色美丽乡村:保护村内革命战争遗迹,挖掘革命故事,修复湘鄂西边防司令部,建设党员政治生活馆、八英烈纪念园等,展现当年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艰难历程;完善红沙溪村基础设施,整修主干道和整治村民房屋周边环境,鼓励村民自主发展产业,建设农家乐等;启动红色文化传承保护项目,在深挖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对当地村民进行红色文化培训,打造一支人人会讲、人人自豪的红色文化宣传队。
“通过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项目,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拓展承载功能,力争将红沙溪村打造成‘支部强、产业旺、生态优、乡风淳、治理好、村民富’的红色美丽村庄和‘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红色旅游景区。”李昌柏说。
官店镇精研细耕红色文化,依托独特的红色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故事和革命遗址,开发红色旅游路线。
此前,举全镇之力精心打造的照京坪红色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照京坪村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和“湘鄂边苏区”精品线路景点,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全省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恩施州延安精神进农村教育基地。
重大项目,点燃发展引擎
从清江岸边南行20多分钟,进入官店集镇,宽敞清爽的街道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昔日狭窄脏乱的高山乡镇街道焕然一新。
官店集镇的变化,得益于该镇大力开展重大项目建设。
“以项目建设为引擎,镇容镇貌改善如火如荼。”2023年1月6日,在官店镇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时任镇长刘家隆的声音铿锵有力。
此后,重大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官店镇全力争取利民项目,积极争取岩板河水库、金沙江上游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建设工程途经官店段、金马线往竹园方向延伸建设等项目先后动工;大力推进续建项目,持续推进供排水一体化、战场坝塘堰工程建设,小黑沟水库建设,卫生院医养综合体建设,金马线及245省道、339省道建设。
10月29日,岩板河水库工程项目现场,总投资1.3亿元的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工人忙着进行取水塔、挡土墙的砼浇筑施工。
“全长220米的导流洞已完成导流引水,大坝已开始填筑,2026年全面竣工。”湖北大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王伟说。
岩板河水库工程项目是2023年建始县重点民生项目,也是官店镇新增水源工程。水库建成后,将作为官店集镇和长岭村、木弓河村、雷家村、陈子山村等19个村的供水水源,满足2.7万余人的用水需求,同时兼顾下游河道生态用水,有效改善村镇供水条件,切实提高供水保障率。
集镇建设,是所有项目建设中的重头戏。
曾几何时,狭长的地势限制了集镇发展。如何对集镇进行改造、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成为摆在官店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难题。
2021年,官店镇政府首次提出,要全力促进集镇功能大改善,推动集镇街道建设提档升级。
2023年2月,集镇项目改造工程得到建始县党委、政府批复,官店镇政府以此为开端,绘出明确的“路线图”,列出详细的“任务书”,排出科学的“锦囊计”,选址测量、方案设计等工作有序推进,于当年4月进入实操阶段。一朝承诺变成实际行动,官店镇群众有了新盼头。
根据规划,集镇将建设高山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文化广场和停车场等惠民基础设施,其中,高山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总投资1.1亿元,建成后,将彻底改写官店镇无文化广场、无公共停车场的历史。
今年9月26日,官店镇举行建始县高山特产种苗标准化培育种植基地项目、建始县高山特色农产品交易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始县官店口社区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EPC)集中开工仪式。
官店集镇提档升级建设在注重“外修做大”的同时,在“内修做强”上也狠下功夫。总投资8045万元的集镇供排水一体化建设项目供水管网铺设、雨污分流和弱电入地工程、人行道铺设和路面黑色化相继完工。
官店镇进一步优化集镇功能分区,投资5000万元的官店镇卫生院医养综合体项目建设正酣,新建交通运输站,为集镇西部发展注入活力,集镇发展骨架进一步拓展。
一个个集镇改造提升工程,让群众的呼声变掌声。
2023年以来,官店镇加快推进集镇建设步伐,全力塑造形象良好、功能完善、管理有序、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新集镇,打造“城乡等值”的美好生活,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