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景醉游人。
石林栈道。
石林“活化石”。
航拍曜天眼天坑。
全媒体记者王艳
矅天眼景区位于宣恩县椒园镇锣圈岩村,这里集奇幻与壮美于一身,一年四季风景秀美。枫林、石林、梅园、天坑……众多神奇景观,恰似一幅徐徐铺展的地理奇卷,镌刻着岁月与自然之力,演绎着独特且震撼的生态故事。
在矅天眼,可以窥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步一景,蔚为壮观。
寒冬时节,怀揣着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憧憬,奔赴那片神秘。一路上,车窗外的景色由繁华城镇渐变为连绵山峦,大地似被大自然披上彩色绒毯,预告着一场别样的探秘之旅即将开启。
踏入冬日的矅天眼景区,那片红枫浸染的枫林率先撞入眼帘,此刻,往昔热烈似火的枫叶已被寒霜轻抚,满林枝叶像是被大自然这位画师精心晕染,红、橙、黄相偎,色彩交织出梦幻绮景。大自然用它那无比美妙且绚烂的笔触,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致。
寒风掠过山林,那原本满是翠绿的枫叶,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开始悄然变换颜色。脚下,是落叶铺成的五彩大道。每一片落叶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它们层层叠叠地交织在一起,为这大道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色彩斑斓的地毯。耳边传来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那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轻柔而动听。
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洒了下来,在地上形成了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这些光影如同碎金一般,为这静谧而美好的时光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调。置身其中,感受着阳光的抚摸,心中充满了宁静与祥和。
毗邻枫林,是一片冷峻石林。冬日暖阳穿透云层,洒在林立石柱上,光影斑驳。矅天眼石林属岩溶地貌,在2.7亿年前,这里的土地还是一片汪洋。无数动植物经历着兴衰,最终把残骸沉积海底,演变成化石。在地下水与地表水长期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下石林形态各异,或如利剑刺天,锋芒毕露;或似仙人指路,飘逸洒脱。
来到矅天眼景区核心——天坑。天坑深达290米,上口面积约10670平方米,底部面积约58030平方米。雨过天晴从洞口射入的阳光与坑内20多条从天而降的瀑布交相辉映,形成多条绚丽耀眼的彩虹,蔚为壮观。
渐近矅天眼,寒风似哨音在耳畔呼啸,却吹不散满心期待。眼前豁然开朗,那巨大竖井呈现在脚下,宛如大地睁开的深邃眼眸,直勾勾望向宇宙深处。井口边缘积雪与岩石交错,勾勒出天然的“眼影”,纹路在冰雪雕琢下愈发清晰,诉说着亿万年风雨侵蚀、岩溶雕琢的过往。我俯身探看,洞底幽深得望不见底,黑暗中似藏有无尽秘密,呼出的热气瞬间化作白雾,坠入“眼瞳”之中,莫名添了几分紧张与刺激。
深入探秘,沿着陡峭石阶向溶洞进发。洞中藏着另一番天地,石笋、石柱林立,在五彩灯光映照下,宛如梦幻水晶森林。那些石笋,有的纤细如少女身姿,亭亭玉立;有的魁梧似壮士臂膀,顶天立地。洞顶水珠凝结,滴答落下声在寂静中格外清脆。地下暗河于石缝间悄然流淌,河水清澈冰冷,伸手触碰,刺骨寒意瞬间传遍全身,却也感受到它蕴含的生机。
日头渐西,余晖给矅天眼与周边山峦镀上金边,景区添了几分暖意。归途中,回望那片山谷,矅天眼仿若沉睡巨人,在冬日静谧里积蓄力量,周边山水、生灵与之相依相伴,和谐奏鸣着自然之歌。冬日探奇矅天眼,不只是赏景,更是一场与古老地质、顽强生命、神秘生态的灵魂对话,那些镌刻在岩石、流淌于暗河、绽放在枝头的故事,已深深镌入心间,待来日再赴邀约,续写与矅天眼的奇妙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