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教育快报

心平气和迎接“考试季”

发布时间:2025-01-01 13:50 来源:恩施晚报 作者:黎袁媛 编辑:刘婉茜

全媒体记者黎袁媛 通讯员侯丹丹 吴张正达

2024年12月18日,州教育局下发《州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秋季学期末和寒假前后有关工作的通知》,全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2025年1月16日开始放寒假,普通高中2025年1月20日开始放寒假。

随着期末考试越来越近,学生们又进入紧张的“考试季”,作为父母也随之牵肠挂肚。如何和孩子一起面对“考试季”,给予孩子正确的鼓励呢?

2024年12月28日,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凤凰山森林公园里散步、嬉戏。 (全媒体记者 黎袁媛 摄)

2024年12月28日,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凤凰山森林公园里散步、嬉戏。 (全媒体记者 黎袁媛 摄)

和孩子一起面对心理压力

“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标记为抑郁,但真相并不是什么抑郁和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是孩子在单一的评价体系内一直受挫,累积到一定的量,孩子‘卷不动’了,被无能感俘获,表现出愤怒、躺平、低欲望状态。所以,一定要给孩子四大元素的支持缓解心理压力:自然、同伴、艺术、运动……”2024年12月27日,李霖在“李霖—暖心心理坊”微信视频号里娓娓道来。

李霖是恩施州中心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医务社工部主任,州红十字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州医务社工及志愿服务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心理学会会员,恩施市公安局“警社医”联动机制危机干预专家组成员。

她长期热心公益事业,连续多年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义诊及科普活动,先后为群众提供公益情绪疏导、心理安抚、危机干预等服务近500小时。多年来,她参与组建的州中心医院红十字急救培训队伍,采取线上和线下的方式为我州群众宣传红十字知识,受益人群累计20万余人。

每年,找她咨询的家庭中,有不少亲子问题是由学业压力造成的,每年寒暑假、开学季、考试季尤为突出。

她举了一个例子:不久前,一名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的家长不能接受孩子考试成绩倒退,情绪失控之下大吼大叫,让惊恐的孩子躲进房间里报警求助。

好在这名家长及时意识到紧张的亲子关系需要专业人士纾解,遂带孩子来到诊室寻求帮助。经过专业分析,孩子心理问题不大,问题来自家长。

家长十分委屈:“我自认为已经做到极致了。为了不给孩子压力,甚至每次小测验后问都不敢问,直到这次考试才爆发。”

李霖反问:“连问都不敢问,不觉得是问题吗?虽然明着不问考试结果,其实这样的方式已经表达出家长对学业压力的紧张。这种紧张会直接传导给孩子,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

她建议,面对“考试季”,家长一定要当好孩子的“减压阀”,做到以下几点:

及时表达尊重。家长一定要意识到,当面临考试压力时,感受最深切的一定是学生本人。在孩子本身就压力大的情况下,家长要克制自己焦虑、担心的情绪,和孩子一起面对现实困难。在理解孩子的同时,要及时与孩子及老师沟通、交流,帮助孩子保持冷静与斗志。

态度真诚务实。当考试没有达到期望值时,家长要从内心接受孩子的失利,不要被愤怒的情绪冲昏头脑,要静下心来就事论事,和孩子一起找到失利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解决之道,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愧疚和自责,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

恩施清江外国语学校举办心理健康课教学比赛。 (通讯员 吴张正达 摄)

恩施清江外国语学校举办心理健康课教学比赛。 (通讯员 吴张正达 摄)

营养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法则

“一定要在即将到来的寒假里保持孩子的运动量,严控电子产品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使用……”2024年12月27日,恩施清江外国语学校许家坪校区914班家长会在钉钉上举行,班主任靳阳波叮嘱家长们。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将影响孩子一生”是学校一直以来的理念,“校内完成学习,回家就是休息”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回家后的作业负担“几乎为零”。

“不需要回家后大量刷题。”靳阳波表示,学校的‘周周清’制度让学生们在校内解决了学习上的问题,节约了大量“属于自己的时间”。

“无论对成年人还是青少年来说,营养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永远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法则。”李霖表示。

一次,李霖的咨询室来了一位少年,他表现出对学校、对生活充满了愤怒的情绪。父母很自责,觉得是不是自己的爱给予不足,造成孩子出现这样的负面情绪,因此找到专业人士求助。

李霖认真询问、分析这名孩子的生活后得出结论:其实,并不是父母给予的爱不足,而是孩子每天从清晨到深夜,大量的学习时间占据了生活的全部,让他无法体验更为丰富的真实生活,因此产生了对生活的无能感。

对此,她表示,当前,青少年普遍存在这种无能感。在学业和工作压力倍增的现代社会,这种对生活的无能感,让青少年感到害怕、恐惧、失落,因此心理问题暴增。

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焦虑的情绪,大部分可能来自身边同学的压力,或是父母和老师的期待,以及对自己的不自信。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监护人,家长的心理引导至关重要,能帮助孩子及时疏导各种焦虑情绪。

她建议,学校、家长要充分利用紧张学习的间隙,增加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多运动、多活动。即使是回家路上的10多分钟,都会给人带来极大的放松。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微笑,这种最直截了当的情绪表达方式是最好的鼓励,会明显安抚孩子的情绪。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营养丰富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都有助于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运动能帮助人释放压力、缓解情绪。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更复杂的力量训练,都能让人在运动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李霖说。

她表示,作为家长,可以为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在家中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如果孩子没有单独的房间,可以减少家庭中的噪音干扰,比如降低说话、看电视的音量,有助于孩子专心致志学习。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合理的饮食可为人提供充足的能量,帮助人在繁重的学习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孩子考试期间,尤其要注意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牛奶、水果、蔬菜等,以保证身体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的均衡。

给予及时的情感支持。青春期的孩子敏感、细腻、情感需求高,家长要随时留意孩子的情绪。若发现他们有压力或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可以温言询问、倾听烦恼,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家长都会支持他们,和他们一起面对、解决困难和问题。

一起在爱好中放松。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喜欢的放松活动,比如运动、听音乐、看书、看电影、吃美食等,在爱好中缓解过于紧张的情绪。在大自然中散步、嬉戏,都会让人松弛神经,保持良好的心情。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长认为玩游戏是放松的方式,实际上手机游戏属于声光电刺激,会让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她特别提醒,家长要给孩子主体资格,不要过分保护。孩子需要劳动锻炼心智,有的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连简单的家务都不让孩子参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容易让其丧失能力感,这会泛化到学习中,当孩子遇到解不开的题,就会无法调节内在能力。

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的外形和同伴评价非常敏感,如果人际关系不良,非常影响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很多家长怕孩子早恋影响学习,禁止孩子与同学交往。实际上,孩子在青春期需要创造同伴支持环境,和同伴来往会更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

责任编辑:刘婉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