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县——“四纵三横”现代水网润泽民生

发布时间:2025-01-10 15:44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邹云梦 编辑:王晓蓉

全媒体记者 邹云梦

建始县境内山峦起伏,山脉纵横交错,地表落水坑、溶洞较多,难以涵养水源,水资源分布不均、利用率低,供水保障不足等问题一度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造成群众生产生活不便。

近年来,建始县通过打造“四纵三横”骨干供水网络,输水管网联通城镇乡村千家万户,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全县人民实现了从“喝水难”到“有水喝”,再到“喝好水”的历史蝶变。全县现有中小型水库35座,百人以上农村安全饮水集中供水工程311处,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95.13%,规模化供水率达51.89%。

织就水润城乡网络

建始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21条,如何将水源连线成片,打造出一个科学的现代化管网体系?摸清家底是首要任务。

“带上干粮帐篷,为了找一个水源,经常连续几天吃住在山里。”回忆当初找水时的艰辛,建始县水利局供水股股长吴黄海感慨万千。

深山密林、悬崖峡谷,建始水利人搜遍了全县每一个角落,找到25个水源点,15条规划线路跃然纸上。管网布局优中选优,数十个规划方案被推翻。

复杂的地形和地质结构为城郊供水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小困难。

四十二坝水库是城郊供水工程的水源地,位于1700米海拔的山顶上,管网铺设落差达到1000米,山大林密,沟壑纵横,施工难度大。

施工单位采取“分段施工、多点作业”的办法,根据地形特点将工程划分为多个小区域,每个区域由专业团队负责,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安全。

喀斯特地貌溶洞、暗河众多,也给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我们利用无人机等在前期进行地质勘探,对溶洞和暗河采用注浆、帷幕灌浆等技术进行处理。”建始县水利局河长办主任向裕说。

“在大家的努力下,原本计划两年的工期缩短为一年半,水网成功联通,从根本上解决了县城供水问题。”建始县水利局总工程师王卓介绍。

如今,在建始县水利局规划设计室,一张“建始县水网连通工程平面布置图”悬挂在墙上。图中,全县河流水系一目了然,水库塘堰星罗棋布,供水管网联网成片,以蛇皮洞水库、渡浪沟水库等水源点为“四纵”,四十二坝水库等水源点联通“三横”,“四纵三横”水网为全县产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强的水利保障。

清泉润万家 “硒水”引客来

恩施被称为“世界硒都”,水也富硒。

景阳镇属于山高坡陡的峡谷地形,以前每逢旱季就缺水。2022年,从花坪镇平阳二号水库引来的水源,根本上解决了景阳镇北岸8个村近9000人的饮水问题。

“现在的自来水水量大,水质也好,全年充足,再也没有停过水。”景阳镇村民宋芳芳乐呵呵地说。

花坪镇山美水美、宜居宜游,是旅游名镇,缺水问题曾是当地旅游康养产业发展的障碍。

“前两年供水断断续续的,客人来了用水不方便,待不了几天就走了。”民宿老板李佑凤说。

2023年,建始县水利局在花坪镇新建小黑沟水库、小黑沟水厂,供水保障能力逐步夯实。

“再也没缺过水了,我的客人都说明年还来。”生意红火了,李佑凤喜笑颜开。

水润万家、水兴产业,解决了缺水的后顾之忧,花坪镇、高坪镇、龙坪乡、茅田乡等六个乡镇大力发展康养产业,2024年,建始县康养旅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

“活”水穿流 涌产业富泉

存栏100万羽蛋鸡,日产蛋80万枚,年产值达2.6亿元。这两年,位于建始县的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业绩屡创新高。

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海亮集团旗下子公司,是脱贫攻坚期间建始县争取的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前些年,因为季节性缺水,明康汇不得不将蛋鸡的养殖规模减半。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明康汇用水问题,一条管网从四十二坝翻山越岭,经升级改造联通到园区。

“今年供水非常充足,管网连通后半个月我们就把养殖规模再次扩大到100万羽。”园区办公室主任张兴州介绍,明年公司还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如今的明康汇发展势头强劲,链动作用明显,海大集团、六朝肥料等企业相继落地,一条亿级产业链蓄势待发。

乐家坝村是小有名气的小水果生产基地,十里硒果长廊月月闻花香,季季有鲜果。

要想水果种得好,果树灌溉是关键。为支持产业发展,在科学合理的引水、蓄水和灌溉工程支撑下,果园供水充沛丰盈。

因水而兴,得水而旺。乐家坝村先后吸引德溢民、绮丽、茶小二等12家新型农业主体投资创业建基地,催生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产业覆盖率达70%以上。

“实现‘四纵三横’供水蓝图是新时期建始县水利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要求。”建始县水利局局长魏宗华说,“我们将继续抓好项目建设,抓实饮水安全工程管护,不断提高供水保障水平。”

责任编辑:王晓蓉

热图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