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健康新闻

守护生命堡垒

——民大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多例危重症患者

发布时间:2025-06-24 09:23 来源:恩施晚报 作者:谭琼辉 编辑:雷若璞

全媒体记者谭琼辉 通讯员何磊 杜娟

685357040cf2bbd8e24483b9救治重症患者。 全媒体记者谭琼辉 摄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重症救治水平已成为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凭借多学科协作(MDT)优势与不俗的重症救治能力,成功挽救众多危重症患者的生命,成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坚实堡垒。

5月24日清晨,84岁的黄先生遭遇一场生死危机,左胸突然剧痛并频繁呕吐,被紧急送往巴东县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收缩压高达230mmHg,且双上肢血压不一致,医生初步诊断其为主动脉夹层。考虑病情复杂且凶险,经家属同意后,患者被转至民大医院。

主动脉夹层素有“血管炸弹”之称,而黄先生的病情更为棘手,患有多年高血压却未规律治疗,合并肺部感染,并于一周前出现便血。转院途中,患者病情急剧恶化陷入昏迷,到达民大医院急诊科时血压仅60/40mmHg,生命垂危。

民大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联合救治机制。接诊医生第一时间给予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同时进行输液升压、消炎抗感染治疗。心内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介入科等科室专家迅速集结会诊,共同商讨治疗方案。鉴于患者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左侧胸腔积血,医生考虑主动脉夹层破裂,决定行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术后,患者被转入普通病房治疗,在医护人员悉心照料下病情稳定后出院。

黄先生得以成功救治,不仅是民大医院多学科协作模式攻克复杂血管疾病的典型范例,更折射出该院医护团队在危重症救治领域的硬核实力。

面对每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保卫战,从急诊接诊到多学科会诊,从精准手术到术后监护,民大医院始终以专业与担当,构筑起守护患者生命的坚固防线。

5月29日,61岁的刘先生因受凉出现发热、寒战、腹泻等症状,直至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被家人送到来凤县人民医院。经检查,患者被初步诊断为心肌炎,并被紧急转送至民大医院,通过“绿色通道”直接住进重症监护病房。

刚到民大医院时,患者呼吸急促、心脏跳动微弱,出现心源性休克和肺水肿,并伴有严重感染表现。经详细检查,医生判断其患有发病迅猛、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的暴发性心肌炎。

面对严峻病情,民大医院立即启动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VA - ECMO+IABP+CRRT+机械通气,ECMO支持时间100小时20分钟,IABP支持时间114小时11分钟。

连续5天,医生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并根据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目前,患者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

近年来,该院不断加强MDT模式建设,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救治流程,提升医护人员专业水平,成功救治多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病死率由过去的50%以上降至5%以下。

27岁的刘女士怀孕36周,双腿肿胀严重,睡眠受影响却未在意。怀孕37周时到当地医院产检发现,血压高达145/100mmHg,尿液检查异常,肝功能指标明显异常。专家考虑其先兆子痫,立即安排进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术后,患者病情急转直下,突然抽搐,血压飙升到220/130mmHg,尿液颜色像酱油,后背疼痛难忍。经检查,患者面临血压居高不下,血小板数量大幅减少,体内钾含量过高、钙含量过低,脑部、胸腔、心脏等部位异常,肾脏积水和结石,肝功能异常值持续飙升等诸多严重问题。

情况万分危急,患者被家人紧急转至民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抢救。入院当天,医院连夜召集产科、影像科、检验科、肾内科等多个科室专家会诊。经过多学科讨论,确定患者不仅患有子痫、溶血、肝酶升高和低血小板综合征,还出现低蛋白血症、全身多处积水、血脂高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针对患者病情,该院专家团队迅速制订救治方案:一方面安排多项检查,仔细查找病因;另一方面立刻调整用药,控制感染,调节身体免疫,通过输液补充营养,增加血液里的蛋白和血小板。治疗期间,医护人员时刻关注患者各项身体指标,一有变化马上调整治疗方法。在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下,患者终于转危为安,病情逐渐好转。

“这3例重症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现了民大医院多学科协作和重症救治能力,同时体现了民大医院与县域医疗机构急救体系的有效联动。”民大医院副院长张长江表示,将不断提升救治水平,完善多学科协作机制,为守护更多患者的生命健康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雷若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