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人民法院五里人民法庭
巧化百万元涉农金融纠纷

发布时间:2025-07-04 09:52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杨婵 编辑:张家绮

恩施日报讯 (通讯员杨婵)近日,鹤峰县人民法院五里人民法庭成功化解一起涉三农企业的100余万元金融纠纷系列案,为陷入经营困境的农企经营者余某某带来希望。这一创新实践既保障了金融机构的合法债权,又帮涉农企业渡过难关。

承办法官在集中受理数起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起诉余某某的金融借款案件时,发现涉案总金额高达100余万元。

经调查了解,余某某长期投身烟叶种植与生猪养殖产业,所贷资金全部用于企业经营。近年来,受经济环境影响,加上相关工程款项未能及时结算,企业陷入认账但无力偿还的困境。

承办法官实地走访看到,余某某的养猪场因缺乏运营资金已完全停滞,收入来源主要靠烟叶种植。据估算,扣除必要生活开支,余某某实际年还款能力约10万元,面对多笔大额贷款及多家机构的诉讼压力,常规还款方式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针对这一复杂情况,五里人民法庭一方面主动对接金融机构,搭建沟通桥梁。与多家原告深入交流,详细说明余某某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偿付能力,以债权实现最大化为切入点,对比企业破产清算可能导致的债权缩水与分期还款的持续兑现,促成金融机构接受按实际还款能力每年还款10万元的弹性方案,将刚性债务转化为动态偿付链条。

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工程款项,从源头提供保障。承办法官同步对接相关工程负责人,说明案件情况和企业困境,强调及时结算不仅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也对乡村产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推动相关部门启动款项结算加速机制,为后续还款提供确定性支撑,破解无钱可还的死结。

在承办法官不懈努力下,该系列案件成功达成调解协议,实现多方共赢。金融机构的债权得到合理保障,分期还款方案让债权能够逐步实现,避免案件进入“执行不能”的窘境;余某某的企业获得宝贵空间,养猪场有望重新启动,烟叶种植产业也能进一步发展,为企业重生奠定基础。

此案的成功调解,是五里人民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它超越了简单的程序终结,聚焦矛盾根源,运用司法智慧和温度帮助乡村市场主体。

责任编辑:张家绮

热图点击